深圳燃气订购首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3月29日,深圳燃气正式向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订购一艘LNG运输船舶。该船作为深圳市属国企拥有的第一艘LNG运输船,计划在2023年1月建成交船,届时将极大缓解深圳市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船舶运力不足的状况。
深圳燃气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深燃(香港)国际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控股单船公司,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组成联合卖方签署LNG运输船采购合同。总投资额约1.4亿美元,计划今年4月在上海沪东中华船厂启动建造,有望在2023年1月建成交船。
该船型号为NO.96 L03+薄膜型船型,适用于江海联运,总长239米,型宽36米,运力近8万立方米,使用高效的低速双燃料柴油机直推系统,是全球最大的浅水航道第四代LNG船,也是沪东中华G4“长兴”系列LNG船家族中又一力作。
申能集团与法国道达尔签署2800万吨LNG采购协议
据界面新闻3月23日最新报道,申能集团与法国道达尔集团签署了约束性合作协议,采购了2800万吨液化天然气(LNG)。根据协议,未来20年内,道达尔每年都将向申能集团供应140万吨LNG。
此外,道达尔集团还与申能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前者持股49%,后者51%。该合资企业将帮助道达尔扩大在中国市场的LNG销售,尤其是向我国的主要LNG市场之一——上海及周边长三角地区的客户出售。
中石化与卡塔尔石油公司签署200万吨/年 LNG长期购销协议
3月22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和卡塔尔石油公司签署了200万吨/年液化天然气(LNG)长期购销协议。从2022年起,卡塔尔石油公司将向中石化每年供应200万吨LNG,为期10年。
据了解,中国是卡塔尔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自2009年起卡塔尔已向中国供应了6200万吨LNG。随着政府出台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措施,中国LNG市场未来将保持稳定增长,双方合作前景广阔。
卡塔尔石油公司是卡塔尔国家石油公司,成立于1974年11月,负责卡塔尔油气产业的运营,主营业务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等。
山东潍坊滨海LNG储气站项目一期将于10月底前建成
3月18日,滨海LNG调峰储气站项目工地一片忙碌景象,储罐外层桶体、办公楼主体、气化设备基础等分项工程正有条不紊的积极推进。
滨海大型LNG储气调峰站是市城市管理局组织、潍坊港华燃气公司建设的市城建重点项目,是潍坊市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占地10万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一期工程建设2台2500立方米LNG子母罐,储气能力300万立方米,每天气化能力达100万立方米。一期工程建成后,可以有效缓解市区及周边县市冬季用气紧张问题,保障市区冬季供气平稳。
项目于3月1日正式复工,为确保施工安全,港华公司开展了项目复工情况安全自查,组织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了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完善了消防、高空作业、密闭空间作业等应急预案,并在施工现场组织进行了消防应急演练,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目前,各项工作均有序推进,力争10月底前建成并达到储气条件。
中国海油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3月15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通过视频签署了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在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框架下,中国海油与马石油将在现有液化天然气中短期和现货贸易、海外上游项目合作的基础上,探讨将双方合作扩大至全产业链,寻求包括重点战略区域勘探开发、液化天然气资源购销、液化天然气基础设施投资、船舶加注、可再生能源、特种化学品及新化工材料、润滑油、油田和工程服务等方面的合作机会。
50艘LNG船!广东省“绿色珠江”项目正式起航
3月11日,广东省“绿色珠江”工程50艘液化天然气(LNG)单一燃料动力散货船设计建造合同在广州正式签署。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广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船舶设计建造,业主单位为广东省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广东省珠江海运有限公司。合同的签署标志着“绿色珠江”项目正式起航,将为广东省内河航运绿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天签约的2000、3000载重吨两型散货船各25艘,在设计上秉承绿色船舶理念,采用LNG单一燃料动力系统,结合珠江水系特点及当前最高排放控制标准,从船型、气耗、安全监控等方面进行了系列化、标准化研究设计。
该批50艘船计划于2022年3月底前完成交付,未来广东省航运集团LNG单一燃料动力船舶计划将达到400艘。新造船运营后将切实提高珠江流域内河船舶的准入条件,加快推动LNG加注站建设,稳定加气价格,对LNG动力改造工作产生良好的推动效应,最终形成“造”、“改”相结合、相促进的良好局面,助力广东省“绿色珠江”工程全面顺利实施。
深圳能源与澳门天然气公司签订天然气供应合作意向书
3月10日上午,深圳能源珠海洪湾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谭卫东与澳门天然气主席唐锡根代表双方签订天然气供应合作意向书。
深圳能源董事长熊佩锦向澳门天然气的嘉宾介绍了深能集团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情况,重点介绍深能集团近年来燃气板块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及今后将统筹发展,做实天然气全产业链的“十四五”蓝图规划。乘势此次珠海洪湾公司与澳门天然气公司合作良机,期待双方在天然气供给及液化天然气贸易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探索协调协同发展新模式,为港澳大湾区经济融合做出新贡献。
唐锡根主席表示,澳门天然气有限公司作为澳门地区天然气专营权公司股东,主要负责区域性天然气产业的投资和实业发展,目前正投资建设直湾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向各区域及公司提供稳定的天然气资源。希望充分合理利用双方的资源优势,共同推动直湾岛LNG接收站项目与广东省管网以及国家管网的连结准入,向深能珠海洪湾公司供应具有市场竞争力、稳定的天然气资源。
四川首座储气库开始注气破解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供矛盾
3月10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牟9井开始注气,天然气瞬时流量为3万立方米每天,这标志着四川首座储气库牟家坪储气库开始注气,为打造川渝地区天然气“夏储冬用”新模式按下快进键。
根据规划,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将在四川省宜宾市境内建设四川首个地下储气库群——牟家坪、老翁场储气库群,用于川渝地区用气季节调峰和事故应急供气,保障社会经济民生。
据悉,牟家坪、老翁场储气库设计库容约60亿立方米,建成后平均日采气能力达2600万立方米。
据介绍,项目组围绕“何处建”的问题,开展库址优选论证,确定了牟家坪、老翁场气田茅口组气藏地处川南天然气核心产区,可以改建储气库;围绕“高效建”的方法,开展技术攻关,开展储气库库容、工作气量、垫底气量、注采规模等关键参数设计优化,做好地下井工程和地面工程设计,同步开展利旧设施注气改造、老井处置等工作,统筹推进,快建快注;牢守“安全建”的底线,做好气藏动态监测,试注期间同步开展常规压力、温度监测,注采能力测试,流体性质监测等动态监测,积极与地方环保部门进行对接,确保安全清洁注气。
中国燃气正式进驻上海,迈出战略发展一大步
3月9日下午,中国燃气与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在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燃气正式进驻上海,中国燃气的战略发展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根据此次协议,双方将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在暖居工程、智能微管网、电动车充电桩、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围绕推进“产、城、居”一体化建设,加快提升上海市奉贤区清洁能源应用开发水平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奉贤区绿色环保城市、智能城市和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北京燃气携手法国GTT公司再建天津南港6座超大薄膜型LNG全容罐
3月3日,北京燃气集团和法国GTT公司就天津南港LNG接收站项目在法国驻华大使馆签订合作协议。本次合作协议主要涉及双方在南港LNG项目二期和三期工程的合作,包括新建6座22万方采用世界前沿技术的超大薄膜型LNG全容罐。
据了解,目前南港LNG项目一阶段4座LNG储罐按计划有序建设,并正在全力以赴推进后续的薄膜罐体系建设。2020年,南港LNG项目获得亚投行在中国的第一笔主权担保贷款5亿美元、新开发银行4.36亿欧元的国家主权担保贷款,为薄膜罐技术的落地和在未来新建项目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南港LNG项目一期建设计划于2022年底完工,包括1座最大可靠泊26.6万方LNG运输船码头、2座22万方薄膜型LNG全容罐、2座20万方9镍钢LNG全容罐、配套工艺设施及一条约229公里外输管线。二期新增建设4座22万方薄膜型LNG全容罐,计划于2024年完工;三期新增建设2座22万方薄膜型LNG全容罐,计划于2025年完工。
重庆燃气与成都燃气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重庆燃气3月3日晚公告,当日公司与成都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重庆签订《成渝双城能源协同发展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公告显示,双方将结合川渝地区较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与产能,依托双方各自优势,提高双方优质资源获取能力和气源保障能力;联合开发燃气项目及相关新业务市场,支持双方及下属子公司开展多方面合作,共同助推能源产业链的延伸与发展;以新兴技术在燃气相关领域的研发与应用为切入点,建立科研创新合作机制,在信息技术和新兴技术的创新、开发、应用和产业化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促进科技研发与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合作开展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区域供暖供冷等项目为主的综合能源业务,条件具备时双方支持成立合作实体,共同推进综合能源市场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等。
粤东液化天然气配套外输管道贯通“南气北上”新通道
3月1日,国家管网集团粤东液化天然气(以下简称“粤东LNG”)一期工程配套外输管道互联互通段(以下简称“配套外输管道”)正式投产运行,标志着粤东LNG接收站将正式新增气化外输渠道,粤东地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供气格局进一步完善。这是我国在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将为实现“湾+带”能源互联互通、推动沿海经济带与大湾区高水平互动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粤东LNG接收站于2017年5月投产,目前LNG接卸量已近300万吨。自投产以来,由于配套外输管道尚未建成,该接收站只能依靠槽车拉运和BOG(闪蒸汽)综合利用装置解决LNG外输和储存问题。同年6月,配套外输管道正式开始建设,全长约115公里,途经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9个区县,年设计输量近53亿立方米,将来自粤东的进口气通过广东省网与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相连,实现“南气北上”。未来,随着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湖北潜江—广东韶关)与西气东输系统联络工程投产,粤东LNG接收站供气将会大幅缓解“两湖”地区保供压力,实现管道“一子落下,满盘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