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
18个项目、7.95亿国拨经费,科技部发布氢能等重点专项申报指南
5月11日,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信息光子技术”等“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根据《通知》,“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围绕氢能绿色制取与规模转存体系、氢能安全存储与快速输配体系、氢能便捷改质与高效动力系统及“氢进万家”综合示范等4个技术方向,按照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示范应用,拟启动18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7.95亿元。其中,围绕氢能安全存储与快速输配体系技术方向,拟部署1个青年科学家课题,课题拟安排国拨经费不超过500万元。
本文来源:国家科学技术部
《氢能汽车用燃料 液氢》等三项国家标准研讨会在京召开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215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农业农村、绿色节能、快递服务、公共安全、体育运动等诸多领域。其中,《氢能汽车用燃料液氢》《液氢生产系统技术规范》《液氢贮存和运输技术要求》三项国家标准获批发布,预计将于11月1日起实施。
本文来源: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
地方要闻
投放200辆氢车、力争建13座氢站:乌兰察布发布《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5月19日,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政策解读。《实施意见》表示,要重点引进国内氢能装备优秀企业,培育燃料电池膜电极、电堆、燃料电池系统以及空压机、引射器、70MPa氢瓶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应用体系。在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支持利用城市现有场地和设施,开展油、气、氢、电综合供给服务。到2025年,建设6座加氢站,力争建成13座加氢站。重点推动燃料电池车示范应用,由点到面逐步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广泛应用。到2025年,投放燃料电池汽车200辆,其中燃料电池货车20辆、燃料电池公交车70辆,燃料电池物流车40辆,燃料电池环卫车60辆,燃料电池通勤客车10辆。
本文来源: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
实现液氢、液氨产业化应用,北京房山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发布
5月21日,中关村氢能发展论坛在房山区举办。房山区发布了涵盖氢能供应能力、车辆推广规模、减少碳排放、产业链规模、加氢站建设等方面的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在2030年之前,建成京津冀区域安全优质优价氢能保供基地、国内一流的氢能供应与燃料电池汽车高端装备和关键材料产业化基地与应用示范区、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创新区。《北京市房山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指出:2025年前,建成覆盖京津冀区域的供氢网络,探索氢能应用体系建设,广泛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等多领域多场景规模应用,建立较为完整的燃料电池汽车装备产业链。2030年前,累计示范推广燃料电池汽车2000辆左右,建成加氢站30座,实现液氢、液氨产业化应用。
本文来源:北京市房山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2021年省级重点工程(第一批)项目名单,重塑等榜上有名
4月2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2021年省级重点工程(第一批)项目名单的通知。名单中有6个项目涉及氢能与燃料电池,分别为:长治高新区氢能装备研发生产项目;美锦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氢燃料商用车零部件生产项目(一期);雄韬氢能大同产业园项目;重塑科技北方总部基地项目;大同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项目;氢驰动力新能源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项目。
本文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
国电投投资建设,宁波首座加氢站正式开工
5月11日,国家电投宁波绿动慈溪滨海经开区示范加氢站(简称“国家电投宁波加氢站”)在国家电投华东氢能产业基地举办开工仪式。加氢站设计为日供氢500公斤的撬装式三级加氢站,计划今年6月建成投运,保障国家电投华东氢能产业基地提供产品测试用氢的同时,还将为慈溪公交集团率先投运的氢燃料电池示范公交车提供加氢服务。
本文来源:势银能链
漳州市十四五”规划:布局海上风电制氢基地 探索“制氢—加氢—储氢”一体化”发展路径
4月28日,《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涉及清洁能源的布局建设、运用领域、发展目标。“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漳州市将围绕“核、储、风、氢、光”五大能源,努力探索“核光风储氢一体化”发展路径。至2025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500亿元,打造东南沿海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着力开发海上风电。加快开发漳州外海浅滩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打造国家级海上风电平价示范基地。布局海上风电制氢等氢能产业基地,发展氢燃料水陆智能运输装备,构建形成“制氢—加氢—储氢”的产业链,助力“海上福建”建设。
本文来源:闽南日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链的意见》
5月31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甘肃省将通过实施传统领域新能源强链计划、新兴产业新业态补链计划、重点领域上下游产业延链计划、新能源电力外送增链计划等四大计划,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全力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重点发展新兴产业新业态补链计划,推动氢能产业发展落地示范,培育氢能产业,加快推进电解水制氢试点,有序推动制氢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制氢、氢存储、氢运输、加氢站、氢燃料电池“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园。加大钍基熔盐堆核能后续产业扶持力度,推动高温制氢装备、加氢催化制精细化学品相关产业发展,示范推广绿氢冶金、绿氢化工项目,促进减少工业碳排放。探索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场景。
本文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
企业要闻
五方结盟:飞驰科技成国内首家实现碳减排认证和交易的氢车企业
美锦能源旗下佛山市飞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驰科技”)与中国节能协会、氢山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战略同盟。
据了解,此次五方战略合作事项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氢燃料汽车减排标准的推进——五方在各自领域积极推进氢燃料汽车碳减排核算标准的出台,实现氢燃料汽车减排量化,规范减排量认证标准,最终达成碳交易;
第二是氢燃料汽车客户碳减排认证合作——飞驰科技的氢燃料汽车客户有意愿将客户碳减排出让授权,由船级社CCSC代为向官方机构进行自愿碳减排项目(CCER)或其他碳减排标准项目的申请,并进入可公开交易的碳市场进行交易;
第三是碳中和战略合作——五方共同支持彼此在交通领域碳中和创新实践上的尝试,共同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参与国家2060年碳中和目标,共同研究推进氢燃料汽车行业与碳交易市场的创新的结合衔接机制,共同在氢燃料汽车领域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认证和清洁技术发展方面进行持续的沟通和合作。
此次合作标志着飞驰科技成为国内首家实现碳减排认证和交易的氢燃料商用车企业。
本文来源:飞驰科技
正星氢电签约蓝能燃气:合作加氢站装备、运营等
5月17日,正星氢能源战略合作发布会开展,会上正星氢电与蓝能燃气、风氢扬科技、日立信股份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碳中和”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大氢能产业布局。发布会上,正星氢电与蓝能燃气签约:合作加氢站装备、运营等;与风氢扬科技签约:在氢燃料叉车领域深入合作;与签约日立信:就加氢站安全检测全面合作。正星氢电始终积极与氢能产业上下游展开合作,尤其在氢能交通领域的制、储、运、应用和整站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布局,与产业各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本文来源:势银能链
中石化与长城控股签署氢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步发展氢能+汽车”
5月12日,长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控股”)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在北京正式签署氢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利用自身优势,围绕氢能产业开展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合作,形成资源互补,推动氢能科技进步,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赋能。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长城控股集团董事长魏建军,长城控股未势能源董事长张天羽出席签约仪式。中国石化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凌逸群与长城控股未势能源执行总裁陈雪松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表示,中国石化正加快推进能源转型、产业升级,规划到2025年建设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5000座充换电站、7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巩固交通能源市场主体地位。长城控股拥有先进的氢能技术研发能力,双方的合作,将有助于发挥各自优势,在氢能领域深化合作,携手为美丽中国加油,共同助力碳中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长城汽车
美锦、京能、环宇京辉签约:共推绿电制氢、氢车示范等项目
根据协议内容,京能科技将在美锦能源开发的广东、山西、山东、浙江、内蒙古等组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氢能产业园区(小镇)建设分布式光伏、绿电制氢、固定式氢能冷热电联供等智慧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同时,双方结合各自优势成立合资公司——北京京能氢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合资公司为平台合作开发氢能,推动氢能“制、储、运、加、用”全场景发展。该合资公司已于2021年4月正式揭牌。
本文来源:美锦能源
重磅!中石油成立3家新能源新材料研究所
5月18日,中国石油下游直属科研机构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简称石化院)召开新能源新材料机构成立大会,正式成立氢能、生物化工和新材料3个新研究所。
本文来源:中国石油报
提速山东石油力争年内建成10座加氢站、“十四五”期间建成100座
5月中旬,青岛石油与青岛格尔新能源有限公司合资合作建立青岛中石化格尔新能源有限公司,在青岛李沧区投入运营首座加氢站,标志山东石油氢能发展步入快车道。今年以来,山东石油紧抓集团公司与山东省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机遇,围绕集团公司“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结合山东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分地区、分批次有序推进加氢站项目建设,全力构建氢能产业链一体化运营模式。截至目前,10座加氢站进入报建阶段,并被山东省政府纳入发展规划,力争年内建成10座加氢站、“十四五”期间建成100座加氢站。
本文来源:中国石化报
2022年投产 中石化鄂尔多斯1万吨/年绿电制氢项目积极推进
5月21日,在中国石化鄂尔多斯绿电制氢项目前期工作协调推进会上获悉,中国石化第一个绿氢炼化项目——鄂尔多斯1万吨/年绿电制氢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顺利,已列入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重点项目,规划2022年全面建成投产。
本文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国外资讯
巴拉德与利纳马组成战略联盟,携手研发轻型燃料电池汽车
5月3日,宣巴拉德动力系统宣布,与加拿大汽车能源领域零部件设计制造商利纳马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联盟,双方将共同研发并销售在北美和欧洲首批重达5吨的1级和2级车辆的燃料电池动力总成及其零部件。根据协议,双方合作初期将共同开发燃料电池动力总成解决方案,其中巴拉德提供燃料电池子系统,利纳马提供滚动底盘、油箱、机壳、支架和其他工厂配套设施,并负责整车组装。在示范平台通过测试后,巴拉德和利纳马将成立合资企业,以销售和支持装有燃料电池系统和可互换滚动底盘的动力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轻型1级和2级车辆,包括乘用车、SUV、轻型卡车和商用厢式车。
来源:巴拉德动力系统
富山AL-HY-TEC公司与丰田汽车合作通过铝合金制氢
从事资源循环利用的AL-HY-TEC公司(富山县高冈市)宣布已经开始与丰田汽车公司合作,进行从铝合金中生产氢气的实证实验。利用丰田内燃机厂的铝屑,以及AL-HY-TEC公司的设备和反应液来制氢。目标是在2021年开始销售这些设备。
本文来源:康明斯中国
英国资助3000万英镑,支持电动汽车和氢能汽车研发
据外媒报道,英国投资大臣Gerry Grimstone宣布资助3000万英镑用于支持电池技术、电动汽车供应链和氢动力汽车等领域的开创性研究,确保英国在车辆技术方面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也策应“绿色工业革命十点计划”中所做出的承诺,即在2030年前逐步停止销售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车。本次资助主要用于两大主题任务研究工作,包括:
1、汽车供应链(资助金额940万英镑):在英格兰康沃尔郡(Cornwall)建造一座用于电动汽车电池锂元素提取的工厂;在柴郡(Cheshire)开建一个工厂为电动汽车发动机制造特殊磁铁,以及在拉夫堡(Loughborough)为汽车和货车提供轻型储氢装置。
2、电池安全和回收再利用(资助金额2260万英镑):电池安全方面,将探究锂离子电池故障及其导致火灾的根本原因,以及火灾对环境的影响;在固态电池方面,同样将致力于提升安全性,并显著增加续航里程;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方面,旨在提升汽车供应链的可持续性。此外,还将探索电池在电网和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本文来源: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