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五部委正式发布氢能“以奖代补”政策
9月21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针对产业发展现状,五部门将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城市群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攻关和示范应用给予奖励,形成布局合理、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新模式。
示范期暂定为四年。示范期间,五部门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入围示范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奖励资金由地方和企业统筹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人才引进及团队建设,以及新车型、新技术的示范应用等,不得用于支持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生产投资项目和加氢基础设施建设。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大力发展临沂新区!山东三大经济圈“十四五”规划出炉
(来源: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邢台市制造业实施意见:多元化开发氢能气资源,持续推进加氢站建设
(来源:邢台市人民政府)
9月7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氢能方面指出:超前谋划布局氢能及装备、生命健康、柔性电子、微纳光学、量子科技等重大颠覆性、变革性技术的产业孵化和培育,积极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氢能及装备。策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以谋划集制造、存储、运输、加注、多元应用于一体的低碳清洁氢能产业体系为牵引,推动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装备攻关突破,加强技术标准、检测认证和监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氢能领域合作和示范应用,逐步降低用氢成本,加快氢能及装备产业化和商业模式创新。
(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
(来源:佛山市氢能产业协会)
9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自治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在氢能方面,《通知》中提到:着力打通“制储运用”产业链各环节,加快氢气制取、存储、运输、应用一体化发展。开展风光氢一体化高效制氢技术攻关,基于氯碱化工产业,优化工业副产氢提纯技术,开展规模化、产业化氢气制取、储运、氢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和燃料电池整车关键技术等集中攻坚。探索氢能在冶金、化工等领域示范推广,攻关氢能高效催化利用技术,有效支撑自治区氢能发展城市集群建设。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9月8日,吉林省白城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白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任务清单》的通知。其中氢能方面指出:依托可再生能源富集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电解水制氢,建成百万吨级“氢田”,打造“中国北方氢谷”。实施风能制氢余电上网工程,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制氢、加氢、用氢一体化重点项目,创建白城工业园区氢能产业园区。推进总投资1.1亿元的工业园区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项目,2021年竣工投产;建设总投资1亿元的新能源装机10.6兆瓦分布式发电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工程,2021年投入运营。
(来源:吉林省白城市人民政府)
9月16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重点产业方面,《规划》明确:综合推广利用氢能源,打造国内重要的氢能产业基地,建设“东方氢岛”。探索氢能纳入区域能源体系,拓展氢能在工业、建筑、交通、物流等领域应用,实现多种能源协调发展,建设绿色、智能、高效能源体系。壮大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条,重点突破质子交换膜、双极板、高性能碳纸、低铂催化剂等关键材料,形成系列化燃料电池品牌产品,实现“单电池-电堆-发动机-整车”全产业链高端化发展。依托山东能源研究院等建设山东氢能检验检测平台。
(来源:青岛市人民政府)
9月18日,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布了《临港新片区打造高质量氢能示范应用场景实施方案(2021-2025 年)》,其中指出:到2025年,完成1500辆氢燃料电池车辆应用;建成各类型加氢站点14座;年氢气供给量不低于14000吨,构建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有机结合的氢源保障体系;打造具有临港新片区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和谷电制氢产业,年氢气自给率不低于当年需求量的30%;推广氢能分布式能源和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技术在建筑领域和工业园区示范应用。
(来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
(来源:佛山市交通运输局)
9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推进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的研发与应用。突破核心基础材料和核心部件的批量化制造技术,掌握长寿命电堆及系统的设计、验证和整车集成技术,并开展应用示范;突破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和气体扩散层等核心基础材料的制备技术。开发高性能空压机、氢循环系统等新一代高性能零部件。研究燃料电池电堆内部机理,建立材料及关键部件的寿命衰减快速评价方法和辨识诊断技术,提升高功率密度电堆在车载环境下的可靠性。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9月2日,西南地区首个“五合一”综合能源站,已纳入成都市“十四五”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预计于2022年大运会开幕前完成建设,届时将为新都区及路过本站区域的LNG汽车,加油车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提供全方位的能源服务。
(来源:蓉城政事)
9月2日,京津冀地区最大的高纯氢和液氢联合生产基地、氢能保障服务中心--河北旭阳氢能综合项目开工。本次开工的氢能综合利用项目占地60余亩,总投资1.9亿元,主要建设12000公斤/天高纯氢生产装置、1000公斤/天液氢示范装置以及高标准的氢能检测中心。
(来源:长城网、智通财经网)
9月5日,福田智蓝新能源与太平洋产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率先助推北京氢能发展政策落地,为氢能源商用车场景应用扩大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双方创新合作模式,共同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专属保险产品,覆盖氢能制、储、运、加、用的全链安全防控,实现了从产业链前端导入到应用端落地的风险管控,推动北京市氢能产业良性发展。
(来源:大众网)
9月7日,陕西省韩城市举办“氢能利用暨海燕集团氢能重卡示范应用仪式”,2台配套海卓科技110kW燃料电池系统、开沃集团生产的氢能重卡自卸车将用于陕西海燕集团内部短倒及龙钢焦炭供应运输。
(来源:势银能链)
9月初,清能股份子公司——海易森汽车公司宣布与上海氢力鸿运汽车有限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后者将购买500辆氢能卡车。据悉,海易森预计将向鸿运汽车供应49吨氢能牵引车,实际取决于最终的车辆供应协议。根据该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预计在2021年底前完成100台车的采购,2022年完成400台的采购。
(来源:势银能链、清能股份)
9月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院101所研制的我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氦膨胀制冷循环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产出液氢,仲氢含量97.4%。该套系统研制历时400多天,包括透平膨胀机、控制系统、压缩机、正仲氢转化器等核心设备在内的90%以上的设备完全采用国产,填补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氢规模化生产方面的空白。
(来源: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9月10日,由江苏嘉化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提供成套设备的嘉化氢能港城加氢站在江苏张家港正式投运。该站建设规模为二级加氢站,配有双枪加氢机2台,是苏州地区首座面向社会运营的加氢站,站内储氢量为1795kg,将为张家港和常熟区域内的燃料电池物流车、公交大巴等车辆提供商业化加氢服务。
(来源:势银能链)
唐山市滦州市首批氢能重卡运行仪式在唐钢美锦隆重举行
9月13日,唐山市滦州市首批氢能重卡运行仪式在唐钢美锦隆重举行。此次首发仪式投入运行的是飞驰科技49T氢燃料重卡,匹配整车控制系统,在加速时可提供强劲动力,具有氢耗低、整车续驶里程长、耐旱耐高温等各项优势,充分满足重卡中长途运输的重载需求。
(来源:飞驰汽车科技)
9月21日,位于山西清徐县的美锦能源全资子公司——华盛化工配套建设的制氢工厂已投入使用。美锦能源在华盛化工园区内配套示范运营100辆氢燃料电池重卡,成为目前全国最大氢能重卡示范场地,形成园区内煤炭、焦炭运输的闭环。
(来源:太原晚报)
9月22日,时值“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提出一周年以及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启动之际,中国氢能联盟发布《可再生氢100行动倡议》,力争到2030年实现国内可再生能源制氢装机规模达到100吉瓦。
(来源:中国氢能联盟)
9月23日,交通运输部公布第35批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共2192款车型,其中11款燃料电池车上榜。
(来源:交通运输部)
9月26日,2021年中国青年创新创业交流营暨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专项赛在武汉开幕。武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李英骐带着“江铂触媒——高性能低铂氢燃料电池催化剂专家”项目来到比赛现场。
氢燃料电池成本中占比51%的核心部件——催化剂,长期依赖于进口,导致氢能产业发展受限。为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李英骐与10多名同学和3名老师共同成立武汉氢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专门研制高性能、可量产的催化剂产品,希望能推动解决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制备难题。
(来源:氢云链)
9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管道设计院)成功中标宁夏“输氢管道及燃气管网天然气掺氢降碳示范化工程中试项目”,将负责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项目。该项目包括7.4公里的输氢主管线及一个燃气管网掺氢试验平台,计划于今年年底建成投运。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燃气管网掺氢试验平台,对于管道设计院持续积累输氢、掺氢管道设计经验意义重大。
(来源:新能源储运)
9月28日,中国船舶集团七一八研究所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驻邯郸氢能产业园,这也是我国最大的氢能装备生产基地。预计到2025年,将形成年产1000套系列水电解制氢装置生产能力,新增就业岗位500多个。
(来源:河北新闻网)
9月28日,天能氢能源与徐工特机战略合作签约暨叉车用氢燃料电池系统新品发布会举行,双方共同见证了天能氢能源自主研发的“力鼎”系列叉车用氢燃料电池系统。
此次天能氢能与徐工特机合作,合力打造出适用于叉车产品的“力鼎”系列氢电系统,该系列(型号:TNLDF-20K/80-C)产品尺寸为652×1120×782mm,重量达到1117kg。“力鼎”系列氢电系统额定输出20kW,峰值输出可达35kW,燃料电池电堆设计寿命可达10000h,兼容市面上大部分铅酸或锂电电动叉车,实现业内领先的叉车动力应用。
(来源:天能控股集团)
(来源:国际船舶网)
继日,前获得氢力鸿运汽车500辆氢能电动卡车订单后,9月14日,清能股份子公司——海易森汽车公司收到全球最大锌、铅和银生产商韩国锌业集团子公司ArkEnergy的5辆154吨重卡的订单。根据订单内容,海易森需要在2022年底前向ArkEnergy交付这些零排放车辆。ArkEnergy将把卡车租给敦斯维尔物流,作为公司短途运输车队的一部分。海易森将在澳洲组装车辆以便配合推进公司在当地的燃料电池汽车生产计划。同时,海易森目前正在开发新一代370kW的燃料电池电堆。
(来源:清能股份)
(来源: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网)